好莱坞名导抗议:电视图像处理算法毁掉电影作品?到底怎么回事
来源: 本站 作者: jh5622 发布时间: 2020-02-21 09:43:05
浏览次数: 205
在1月的CES2020展会上,各个行业都带来了不少亮点和新变化。其中,电视行业的新变化是尤为显著的。今年电视行业的一线品牌不约而同选择了将最本源的画质与音质表现,作为新品的突破点,并通过采用新款显示面板、升级音响系统,以及更换画质处理芯片等实打实的硬件改进,力图拉开与其他品牌之间的产品差异。
对于这一新变化,几乎所有的消费者都是一片叫好。很多网友表示此前几年电视行业的“智能化”风潮实属走偏,如今能够回顾追求画质的道路,多多追求画质芯片和算法上的进步才是正道。
不过有一些专业人士却并不这么认为,他们是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瑞恩·库格勒(Ryan Coogler)、帕蒂·詹金斯(Patty Jenkins)、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和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如果你对前面三个名字还比较陌生,那么相信最后两个名字你一定有所耳闻,没错他们都是当今好莱坞的名导。在这些鼎鼎大名的电影人看来,如今那些顶级电视上的强大画质芯片以及最先进的转换算法,实际上是在毁掉他们的作品!
为何会这样说呢?这些大导演们指出,当前的电视,特别是那些顶级旗舰产品所内置的画面处理机制,有时候过于敏感且强大,反而会把导演和制片人一开始想要传达的影片画面氛围给修改得面目全非。
比如说,假设一部电影中本身有一段刻意处理,原本呈现的就是灰暗而模糊的画面,可能是用于故事发生所在地原本的气氛,也可能是故意营造为表达演员和故事当前的情感。而目前旗舰级的电视在通过各种画质算法 会“智能的”将灰暗抹去,把本来刻意做出的画面颗粒感给“降噪”掉。而通过MEMC甚至把24帧的电影画面经过后处理变成了120帧、240帧,甚至960帧的超流畅图像……导致电影原本要表现的艺术氛围完全丢失,而观众甚至还完全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http://www.gzrrbw58.com/